模式生物介绍

浩康生物 广州浩康 2022-09-29 17:37 发表于广东

实验是生物学最重要的内容,实验时需要选用适合的实验材料,但是生物的种类如此之多,挑选适合的对象,便成为实验成败的关键;通常必须全面考量实验材料的个体大小、生活史、是否容易培养操作,以及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和经济价值等条件。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,有一些材料特别受到研究者的青睐,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可广泛应用到其他物种或是人类的身上,这些实验材料的明星,就是模式生物。

所谓模式生物就是指受到广泛研究,对其生物现象有深入了解的物种。根据从这些物种所得的科学研究结果,可以归纳出一些涵盖许多生物的模型,并应用在各领域的研究

模式生物的研究结果,可帮助解释其他物种的发育或遗传等生理机制,特别是探索人类疾病的成因和解决之道,通常用于遗传学、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研究领域。因为人体实验不易进行且有违伦理。这些生物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特性,包括:体积不大、生活史短、成本低廉、方便在实验室培养和操作、容易繁殖且子代数目多、具有小量且不复杂的基因组等,而且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其他生物类似的生命现象。在发育生物学、分子遗传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,将近百分之八十都是利用十种左右的模式生物为材料而得,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也受惠于他们。

模式生物能够让人们从细胞、组织、器官和系统层面深入了解生物系统。模式生物分为多种类型,它们的复杂性和用途各不相同。简单的小生物体(如酵母)通常用于研究人类癌症中的基因突变,而果蝇和斑马鱼则是研究遗传学和疾病发展的理想之选。小鼠模型也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,有助于研究癌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或其他疾病的进展和新药的开发。近年的动物模式也应用于致癌原或环境毒物对人类的影响。

主流的模式生物包括:非洲爪蟾、斑马鱼、鸡、小鼠、猴子、黑腹果蝇、秀丽隐杆线虫、家蚕、酿酒酵母、大肠杆菌、烟草镶嵌病毒、拟南芥、玉米、水稻等。利用不同的模式生物来进行实验,对于结果会有不同的差异是众所周知的事,因此,要如何选择适当的生物,来进行生物体内研究,也是生物学和生物医学一个重要方向。利用模式生物来发现、确认,可以对于疾病的治疗、防治达到更佳的效果,进而发展更新的药物。

以下简述几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以及他们的贡献:

1.大肠杆菌
通常简写为E.coli,是人体和其他恒温动物肠道中最主要的革兰氏阴性菌,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最多的原核生物;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,大肠杆菌是首先被发现接合现象(Conjugation)的菌种;其基因组(Genome)已经定序完成,共具有460万个碱基对,约含4400个基因。

2.酿酒酵母
这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酵母,也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真核模式生物,角色类似于原核的大肠杆菌,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定序的真核生物,具有1200万个碱基对,约有6275个基因,其中大约5800个是真正有功能的基因,且估计有23%与人类同源,是研究真核细胞的重要工具

3.线虫
体长约1mm,身体透明且构造简单,从受精卵发育为成体仅需三天半的时间,容易取得也容易在实验室里培养,每一只线虫在发育的过程中共产生1090个细胞,是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分裂而来,提供科学家追踪细胞发育与分化的线索;而成体时剩下959个细胞,有131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凋亡,是研究细胞凋亡调控机制的优良材料,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计画性细胞凋亡研究,便是使用线虫为材料。线虫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定序的多细胞动物,其基因组含有近1亿个碱基对,约有19000个基因,大多数的个体是雌雄同体,同时可以制造卵和精子,方便研究隐性突变基因的表现。

线虫曾经在2003年被哥伦比亚号太空梭带上太空,200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给研究RNA干扰(RNA interference; RNAi)的科学家,以及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研究绿萤光蛋白的科学家,也都是利用线虫为材料,在基因表现与调控的研究领域,线虫具超级模式生物的地位。

4.黑腹果蝇
是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,自摩根(Morgan, T.H.)在二十世纪初采用以研究遗传模式后,果蝇广受欢迎,是1933年、1946年及199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的实验材料。果蝇的生活史短、从卵到成虫只需约两个星期、子代众多、突变型多、具有巨大染色体方便进行基因定序;其基因体在2000年时定序完成,共有1亿6千5百万个碱基对,约含13700个基因,基因体中约有65%是非编码序列。果蝇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,由一套基因决定成虫体节的对称分布,而这套基因普遍存在于各种昆虫到人类的基因组中,因此提供研究发育模式的资讯。此外约75%人类疾病的基因也存在于果蝇的基因体中,因此果蝇也成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式生物,包含探讨老化现象、氧化压力、糖尿病、部分癌症、药物滥用以及神经退化的疾病,如帕金森氏症(Parkinson’s disease)、杭丁顿氏症(Huntington’s disease)以及阿兹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等。

5.斑马鱼
体长2-4cm的脊椎动物,这种硬骨鱼的受精卵在体外发育,而且是透明的,非常方便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;虽然从受精卵到成体需要2-4个月的时间,斑马鱼早期发育却进行得相当快速:受精后24小时内,体内组织和器官大多已形成,2天内就会孵化成小鱼;斑马鱼的基因组在定序中,估计约有17亿个碱基对,其中许多和发育有关的基因已经被确认,基因和人类基因的相似度很高。2007年初,中国复旦大学的学者转殖出对水中雌性荷尔蒙敏感的斑马鱼,只要水中雌性激素浓度偏高,斑马鱼的体色就会变绿,是很便利的环境污染指标;同年,在英国的学者也发表了斑马鱼眼睛的神经干细胞研究,发现这些干细胞有助于视网膜神经元的再生,将来可望对人类眼睛退化疾病的治疗有所助益。

6.小鼠
小鼠很早以前就是生物学和药学中脊椎动物的模式生物,尤其和人类同属于哺乳动物,其基因组约有30亿个碱基对,基因约为23786个,以同样的方式来估算基因数目的话,人类的基因总数约为23686个,两者非常相近。小鼠是目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基因转殖哺乳动物,经由基因标定(Gene targeting)的基因剔除鼠(Knockout mice),除了是200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的实验材料,还广泛用于研究人类的各种疾病,未来对于心血管疾病、神经退化疾病、糖尿病和癌症等,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料。 小鼠较不利于研究胚胎发育的过程,一方面是因为小鼠发育需要9个星期,时间较长,另一方面是由于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,不易观察,后者可从同为脊椎动物、受精卵却是体外发育的斑马鱼着手。

7.拟南芥
十字花科的阿拉伯芥是一年生草本,高约20-25cm,广泛分布于欧、亚、非洲,虽然对于农业毫无贡献,却早在1943年便由Friedrich Laibach提出来做为模式生物,是研究开花植物胚胎发育的优良材料,在实验室中容易培养,子代众多,生长期只需6个星期,有植物界”果蝇”的地位;和孟德尔的实验材料豌豆一样,阿拉伯芥是雌雄同株,方便研究基因遗传;1986年后,利用T-DNA进行植物基因转殖的技术成熟,使阿拉伯芥较玉米、烟草等其他模式植物更受欢迎,其基因组含有约1亿5千7百万个基因,在开花植物中算是较小的,因此是第一个被定序的植物,基因的数目则约为27000个。

以上这些模式生物的研究结果,许多可用于解释其他非模式生物的表现,这是因为外表差异极大的各种生物之间,有基本的生命现象表现的通则,这也是演化的证据之一。

广州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查看更多